工作流程:病人在登记工作站做好登记,领取条码标签;技师操作CT/DR/MRI成像,后台自动上传影像到自助系统。自助系统收到影像并上传到云端 ;协诊医生通过浏览器访问云端的影像,并编写诊断报告;云端收到诊断报告并自动发送到自助系统;病人通过条码标签在自助系统终端扫码并领取胶片和报告
核心优势:(一)节约成本。云端海量的存储空间可以无限存放影像和报告数据,避免医院自行管理数据的繁琐事务:机房装修建设、存储扩容、硬件维保、硬件报废,让更专业的IT技术人员来替医院管理维护数据。(二)跨区域协作。协诊医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浏览器、APP、专用客户端等各种工具进行影像数据的诊断,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。(三)历史影像和报告。病人的所有影像、报告都永久保存在云端,医生可随时调阅病人的历史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。(四)高度自动化的系统。PACS、自助、云影像三大系统均自主研发,设计考虑到了当前(胶片打印)和未来(电子胶片)的需求,各系统深度整合在一起,提供给医院完整的解决方案。
技术架构:(一)海量数据保存:整个系统架构在阿里云的产品之上:ECS云服务器,RDS关系数据存储,OSS对象存储,CDN内容加速等。其中OSS实现影像存储这个核心技术难点:海量、安全、低成本、高可靠的云存储服务,提供99.999999999%的数据可靠性。使用RESTful API 可以在互联网任何位置存储和访问,容量和处理能力弹性扩展,多种存储类型供选择全面优化存储成本。(二)安全性与隐私保护:全站HTTPS数据传输,不存在任何的流量劫持。公司内部对管理账号进行了严格的授权管理,关键性密钥只有核心员工才能接触。病人自己访问云上数据时需要经过访问码鉴权,而改访问码只保存在报告上,其他人无权接触。(三)可用性:建立于阿里云99.999999999%服务可用性的基础上,公司提供7*24小时运维管理,有问题云端直接处理。(四) 易用性:完全基于HTML5的影像处理实现,流畅程度和本地PACS一致,但可访问性提高了很多。